logo
这是描述信息

TOP

任何改进都是进步

  • 分类:实时报道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11-06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二工厂微车车间资料室平时除了收发线束资料和工艺文件外,还负责每日工艺操作卡的发放、回收与整理。这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一整套的程序。一般来说,都是根据车间每日需投料生产什么产品,下投料计划后,由资料室先查找工艺卡存放柜里是否有和投料产品型号相应的工艺卡,如有相应的工艺卡,那么在核对无误后,就可以直接下发给车间前工序使用。要是没有相应型号的工艺卡,则联系工艺部,由工艺部制作后下发给资料室,然后再由资料室

任何改进都是进步

【概要描述】二工厂微车车间资料室平时除了收发线束资料和工艺文件外,还负责每日工艺操作卡的发放、回收与整理。这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一整套的程序。一般来说,都是根据车间每日需投料生产什么产品,下投料计划后,由资料室先查找工艺卡存放柜里是否有和投料产品型号相应的工艺卡,如有相应的工艺卡,那么在核对无误后,就可以直接下发给车间前工序使用。要是没有相应型号的工艺卡,则联系工艺部,由工艺部制作后下发给资料室,然后再由资料室

  • 分类:实时报道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11-06 01:35
  • 访问量:0
详情
  二工厂微车车间资料室平时除了收发线束资料和工艺文件外,还负责每日工艺操作卡的发放、回收与整理。这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一整套的程序。一般来说,都是根据车间每日需投料生产什么产品,下投料计划后,由资料室先查找工艺卡存放柜里是否有和投料产品型号相应的工艺卡,如有相应的工艺卡,那么在核对无误后,就可以直接下发给车间前工序使用。要是没有相应型号的工艺卡,则联系工艺部,由工艺部制作后下发给资料室,然后再由资料室负责装卡,核对,最后再发给车间前工序使用。资料室发放和回收的工艺卡包括了微车和轿车两个车间,每日都需发放和回收数量众多的各种产品型号的工艺卡,整理起来相当繁杂,不但费时费力,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特别是资料室长期处于人手稍显不足的状态。
 
  笔者因同处一间办公室,在长期的接触和观察过程中,笔者发现资料室对工艺卡的使用和整理每日都是按照一套相关的流程来操作的,其流程不外乎两种。
 
  流程一:(每日)车间下投料计划——资料室查找投料所需工艺卡——核对无误——签卡单(生产流转卡单据)——发放——(每日)回收——整理(分类和排序并取出作废卡)——存放(工艺卡专用存放柜)。
 
  流程二:(每日)车间下投料计划——资料室查找投料所需工艺卡——无投料所需工艺卡或缺少整套卡中其中一张或以上的——通知工艺部制作或补充——装卡——核对无误——签卡单(生产流转卡单据)——发放——回收(每日)——整理(分类和排序并取出作废卡)——存放(工艺卡专用存放柜)。
 
  经过仔细观察和实际操作,笔者发现工艺卡需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流程中的其中两个环节上,即装卡和整理(取出作废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工艺卡经工艺部设计制作后,需装在工艺卡袋里才能使用,而工艺卡袋则起着保护纸质工艺卡在车间员工的使用中不受损和耐耗的作用。但是,因为工艺卡袋是薄透的塑料质地,而工艺卡又是用油墨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在设计时为了整体的美观和可视效果,工艺卡上起装饰作用的线框一律用粗线框加黑加粗(图1上),标识中剥的图案则用黑色填充。然而,装卡使用后经过一段时间如遇工艺部通知此套卡作废,再取出就显得困难了。因为工艺卡上的油墨此时已经和薄质塑料卡袋表面粘合在一起了,用手轻易取不出来,只能借助细小铁尺或其他细薄工具先把粘合处挑开才能取出,而且工艺卡袋表面还会为此留下油墨印迹,再次使用则效果不佳。要知道工艺卡袋是需反复使用的,还要用来重新装其他新卡,不能像一次性用品那样用过即丢。重复使用的工艺卡袋在装新卡的过程中也甚为不便,就因为有油墨印迹,前后粘合一起,装卡前也得挑开。其次,卡袋因反复使用,墨垢使得表面粗糙不平滑,装卡时需将手平摊在纸质工艺卡表面使力推进去而不是像用新卡袋装卡那样只需轻松一装即可。另外,重复使用留有墨迹的卡袋(图2)也影响员工的辨认,容易发生在具体操作中的失误。同时,在装卡和整理(取出作废卡)这两个环节中不但耗费了原本可避免的大量人工时间,也对资料室员工的工作情绪造成影响,从而使得整体工作效率受到一定程度的折扣。
 
  从工作方面来说,每日耗时耗力的装卡和整理(取出作废卡)已经影响到整个流程其他上下环节的顺利进行。那么站在公司三番五次提倡要求降低内部运营成本的立场上来看,也可以看出问题。我们都知道,工艺卡设计制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车间前工序员工在制造半成品时有一个可参照的标准的现场工艺指导说明,既然是工艺指导说明,就应以标准、实用为主。如(图1上及图2)所示,不但在实际使用中造成装卡取卡不便,也不利于工艺卡袋的合理重复使用,同时也对打印机油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因此,笔者在和资料室相关人员充分交流并互换意见后,向工艺部提出了相关细节的改进建议。所幸的是,工艺部在第一时间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对当天即将制作的工艺卡马上进行了细节方面的改进。即将原来设计的工艺卡线框加粗加黑处改为不加粗黑线,标识中剥的图案不再使用黑色填充,只用线条图案标识。改进后的工艺卡(图1下)虽然在整体外观上没有改进前的工艺卡(图1上)带有那么明显地美观效果,但是在实用性方面却有了极大地提高。在使用改进后的工艺卡两周后,经笔者再次询问并观察,发现改进后的工艺卡无论在装卡还是整理(取出作废卡)时都极大地节省了时间,而且不影响工艺卡袋的重复使用,没有留下明显的油墨印迹(图3)。工艺部也表示在今后的工艺卡设计制作中逐步改进并沿用此方案,不仅要方便资料室员工装卡和整理,同时也要为车间节省打印机油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由此可知,“任何改进都是进步”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宣传语或套话,而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工作,去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节,只要发现了就要找出原因并加以改进。徐总屡次告诫我们:“在其位,有其为”。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要有所作为。做好本职工作是一种作为,发现问题加以改进也是一种作为。愿这种有所“作为”的精神能推广到秦川的上上下下,每一个角落。
 
改进前(上)和改进后(下)
 
图1.改进前(上)和改进后(下)
 
改进前的工艺卡和反复使用的工艺卡袋
 
图2.改进前的工艺卡和反复使用的工艺卡袋
 
改进后的工艺卡和反复使用的工艺卡袋
 
图3.改进后的工艺卡和反复使用的工艺卡袋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页面版权所有 重庆秦川实业有限公司 ICP备案:渝ICP备12000817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重庆

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2769号